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方法,附注意事项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

时间:2023-10-0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片上,严重时可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发病初期,小麦叶片出现红斑,随后红斑变成黄色至白色,最终叶片长出不规则的黄色或白色纹路。感染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导致植株减产。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片上,严重时可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以下是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

防治方法:

1. 种植抗性品种:选择抗性较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能减少纹枯病的发病率。

2. 防寒保暖:及时采取保温措施,病原菌在低温环境下繁殖能力较弱,能降低纹枯病的发生。

3.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小麦植株的免疫力。

4. 轮作休耕:定期进行合理的轮作休耕,降低病原菌的土壤密度及残留量。

5. 病害监测:定期巡查小麦田间,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注意事项:

1. 药剂选择:在药剂防治上应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药剂,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2. 控制剂量:使用药剂时,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合理控制剂量。

3. 病害追根溯源:如有发现病害,应及时清理并销毁受病感染的植株,以防病菌进一步传播。

4. 做好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大,为病原菌滋生提供条件。

5. 种子处理:用1%的氢氧化钙浸种或干燥烘培处理种子,可以减少种子传播。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是:病原菌通过风、水、土壤及种子传播。发病初期,小麦叶片出现红斑,随后红斑变成黄色至白色,最终叶片长出不规则的黄色或白色纹路。感染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导致植株减产。纹枯病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迅速扩散,并在潮湿环境下繁殖。病原菌一般在秋季携带在种子上进入土壤,在春季开始侵染小麦植株。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