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2017年三农一号文件是什么(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田园综合体如何创新规划设计?有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案例吗?)

时间:2024-11-2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5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2017年三农一号文件是什么(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田园综合体如何创新规划设计?有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案例吗?)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少年聚焦三农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少年关注三农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少年聚焦三农
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聚焦三农。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每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均与三农有关。
中央一号文件是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发布第一号文件。而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已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
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7年:现代农业、新农村
2008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农业、稳定发展
2010年:统筹城乡发展
2011年:水利改革发展
2012年: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供给保障
2013年:现代农业
2014年:深化农村改革
2015年:改革创新力度
2016年:全面小康
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乡村振兴
2019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2中央一号文件预测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主题内容可能和三农、乡村振兴有关。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每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均与三农有关,而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但大家还需要知道的是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所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乡村振兴有关也有很大的可能,毕竟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就和乡村振兴有关。

2017中央一号文件整体解读,如何理解这份文件呢?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

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主要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子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大的阵痛,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必须守住三条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两大板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结构调整和改革两大板块

  • 农业供给侧结构要推进“三大调整”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突出“优质专用”大宗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供给。文件提出要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存和发展空间。文件提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

  • 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

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重要举措。

激活要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举措。

激活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

政策支持

  •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

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再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 整合撬动财政资金

确保农业农村投入,一方面是确保增量,文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是下功夫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

撬动,就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

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田园综合体如何创新规划设计?有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案例吗?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 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田园综合体:是统筹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城乡文化、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按城乡统筹、产“城”路径方式构建的综合活力发展单元;是城乡统筹发展重要支撑;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按照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之一(参考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观点)。
在规划层面上应遵循1、区域统筹层面: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对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村镇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设计。2、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以农业科技为引擎,提出“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确定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打造。3、城乡发展层面:结合城乡发展需求,特色小镇与宜居环境建设、休闲旅游产业部类,打造形成城乡支持,生态绿色的综合活力型发展平台。建议可以参考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设计案例,比较创新。

一号文件所指现代农业产业园有什么标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内容 一、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 2.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内陆水域养殖规模,推动水产养殖减量增效。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时限和区域,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