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2017年三农一号文件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内容简介)

时间:2024-11-2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2017年三农一号文件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汇集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的重要政策文件。这些文件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与指导原则,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框架与方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总结了近年来农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它强调了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与建议。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文件指出,农村经济结构需桐岩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需持续提高,同时强调了科技创新、农村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工作的重要进展与经验,提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农村发展战略。文件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农村改革、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聚焦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文件从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与路径。文件强调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综上所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汇集了多方面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指导与实践案例,为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收、农村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支持。这些文件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农闭轮拆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农村工作轿枣者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与实践依据,共同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

每年的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多大作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

全国人大代表、永年县广府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福慎凳橡如建议,设立农民节,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关怀农民,共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不破不立,改革必然要打破那些阻碍发展、墨守陈规的东西。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深化农村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要宽旁强化法律支撑,通过法律设计为新一轮农村改革保驾护航。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孝和认为,目前粗哪我国的农业是小农经济,现代化的农业水平不高,推动生态大循环农业势在必行,通过建设循环大农业可以实现天清、地灵、人善的好环境。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

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意见,精神实质如下:

一是在农业补贴方面,有“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

二是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有“三个重点”。即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

三是在国家投入方面,有“三个优先”。即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在金融支持方面,有“三项措施”。即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五是在推动城镇化方面,有“三个突破”。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当地居民同等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等政策。

六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有“四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

七是在夯实农业基础方面,有“六个坚持不断”。即坚持不断地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支持保护,持续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坚持不断地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不断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不断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不断地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业人才支撑;坚持不断地深化农村发展,推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创新,强化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保障。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带来哪些乡村旅游发展的利好政策

1、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2、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3、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合理安排农业农村各业用地。完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在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加大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力度。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完善农业用地政策,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探索对资源匮乏省份补充耕地实行国家统筹。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