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1000字(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论文1000字左右!)
如何认识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中国各代政府必须注重的要点,中国人口高达14亿,而农民占了一半.国家的社会运行基础是经济,而经济的根本,是粮食.如果不运用某种政策,鼓励农民生产,保障农民生活,那么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粮食生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这个国家就难以维持正常的发展.所以说三农政策的执行,是一种必然.近年来三农政策一下几个大方向,一是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反映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非同一般。从实践来看,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既重农村生产力发展,更重农民利益。既重城乡统筹发展,更重制度创新。这和传统的重视农民力耐帆量而忽视农民利益的重农思想有着根本区别。二是提出“两个趋向”的重大判断。同时切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连续三年制定新的“一号文件”,做出一系列重农补芦绝农的决策。
三是抓住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依据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业是农村的重要产业、农村是农民和农业的载体的原理,将解决“昌哗雹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并把它作为我们党新世纪的重大奋斗目标。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具体,措施更加有力;广大农民群众热情很高,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投资投劳建设的自觉性增强;财政投入大幅增加,对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扶植力度空前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稳定增长,农村市场进一步活跃,农民收入保持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公益事业明显改善;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认真落实,示范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论文1000字左右!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将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此早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森举雀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它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答悔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