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现状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面临哪些瓶颈问题)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1. 三农问题涵盖了农民、农村、农业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涉及农民群体、农村地区和农业发展。2. 目前,农村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包括与城市相比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3.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供销链条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资源优化配置受阻。
4.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劳动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5. 城乡之间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6. 城乡居民在基本权益和利益上存在显著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需要通过改革来缩小。
7. 农村教育水平整体较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问题加剧了干群关系的紧张,并对农村社会稳定构成影响。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
1. 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农民和土地问题。农民贫穷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太多和土地太少,这二者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减少农民来解决。2. 农民太多会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民需要支付费用请他人耕种收割,导致收入降低。这不仅使农民劳累且贫穷,还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减少农民。当农民数量减少,农民的耕地可以大幅度增加,劳动效益提高,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加。
4. 留下多少农民最好?由生产力决定。当前使用拖拉机、收割机进行农业生产,一个农民可以完成500亩以上的耕种任务。因此,中国农业生产只留下1%的农业人口可能是最好的。
5. 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吗?通过比较美国和中国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中国的农业生产力落后于美国,所以,在中国是1%的时候,美国是2%。因此,国家经营土地的效益是可行的。
6. 国家经营500亩土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规模经营有利于使用科学技术,粮食增产,还有农业生产物资的购买量大,在交易时转手少,就又取得了许多的经济效益。
7. 98-99%农民的眼前与未来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农民需要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获得农业生产之外的就业技能和创业经验,成为在向现代化进程中可以自由翱翔的人。
8. 国家为中心的启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使用外资,但最终制约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9. 土地国有化的意义在于,它是人民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的保证,能够使农业尽快实现生产现代化,使农产品生产变得有序。
10. 土地国有化与土地集体化的比较表明,土地国有化是一场革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现状,使“三农”问题不复存在。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那些主要矛盾和问题?
展开全部第一,收入增幅减缓,农民手中可用于消费的购买力仍十分有限。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进一步减缓。
第二,产品结构不合理。不少生产者和经营者,把开发新产品和推销商品的着眼点放在城市市场,追求高附加值,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设计多数是以城市需求为基础,造成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商品结构趋同性问题十分突出。
第三,消费环境差、消费观念落后,不少农民对家电仍是处于"买得起用不好或用不起"的窘境。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来看,消费环境仍然较差。一些地区供水、用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台等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好。不少地区农村电力设施落后,农村电网损耗大,电价高,农民使不起,影响了家电的普及。据一些地区农民反映,由于电价太贵,电视机的用电尚可负担,但是冰箱、洗衣机则是买得起,用不起。农村电价的问题不解决,家电等机电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和正常消费将受到严重制约。加上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对一些新特产品难以接受,从而限制了农民的消费面。
第四,信息服务薄弱。主要体现在信息不足,真正用于农民生产、生活信息指导不多,信息质量不高,鱼目混珠的现象时有发生,令农民不敢轻信;信息网络不够健全,使一些信息无法送到农民手中。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滞后,农民不能得到必要的生产指导和市场销售信息,产销之间的联系度不够通畅,时常出现农副产品积压和卖难问题。
第五,农民负担仍然较重,削弱了农民有限的购买力。近年来,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但不少地区一些不合理负担和名目繁多的变相收费仍在严重削弱农村购买力。
第六,流通组织滞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部分干部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淡薄,只重视抓生产而忽视流通组织的建设。一些农民盲目生产、无序流通,导致销售不畅,大部分农产品市场建设规模小,没有形成网络,配套设施差,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市场带动作用很弱。
第七,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使广大农民购物时心有余悸,望而却步。长期以来,在打假治劣方面,也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加上一些造假者利用农民对商品识真辨假能力相对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在不少地区甚至投诉无门的状况,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投向农村,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也影响了农村的消费环境,使农民正常的消费需求不能顺利实现。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面临哪些瓶颈问题
1、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2、当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缺少相应标准。
3、土地人口承载量低以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