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三农市场定位(当前“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时间:2024-09-1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最后,支持"三农"是推动信用社发展的源泉。总的来说,农村信用社与"三农"的联系是紧密且不可分割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和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当前“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

农村信用社发展与“三农”的关系

农村信用社作为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金融机构,其发展与"三农"的关系密不可分。"三农"经济的繁荣是信用社兴盛的关键,反之,信用社的稳健发展也离不开"三农"经济的坚实基础。


首先,立足"三农"是信用社的根本。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在于农村,其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的兴旺、农民的富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的存亡,因此,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


其次,服务"三农"是信用社强化自身的关键。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肩负着服务"三农"的重任。只有持续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信用社才能保持强劲的竞争力,成为强社之基。


最后,支持"三农"是推动信用社发展的源泉。经济与金融相互影响,信用社需加大信贷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这既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又是实现"社农"双赢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农村信用社与"三农"的联系是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只有始终坚守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支持"三农",提供全方位服务,信用社才能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共赢和繁荣。
扩展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如何提高信贷规范化管理水平

信贷规范化管理既是农信社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信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实行规范化管理对农信社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贷管理基础性工作薄弱
  信贷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简称贷款“三查”)和信贷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和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
  (二)信贷管理措施不到位
  一方面,信贷管理人员力量薄弱,大部分基层信用社仅有1--2名专职人员管理信贷,人员缺少,业务量大,信贷管理失控,致使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文化业务素质偏低,年龄偏大。
  (三)市场定位不准
  由于信贷管理人员对服务“三农”、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认识不到位,在核发“小额贷款证”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去搞好农户调查和等级评定,失去了推行小额农户贷款证的实际意义,致使小额农户贷款市场占有份额较少,偏离了农信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四)不良资产处置滞后
  由于平时预警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待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处理时比较棘手,收贷费用成本较高,尽管风险资产部门通过多渠道努力盘活清收,结果多是本息难以清偿。
  二、做好信贷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管理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执行定期检查制度,信贷、稽核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信贷规范化工作检查,把不足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对信贷检查工作及时进行通报,下发纠改通知书,限期纠改;三是严厉追究违规责任,对每次信贷检查存在的问题,建立台帐,逐笔落实责任,严肃处理。
  (二)积极培养信贷队伍
  在信贷队伍建设上,管理部门每年组织不少于两次信贷业务知识培训,对所辖网点的信贷人员进行多渠道、多方位、多知识、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停职待岗,真正使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建立健全贷款审批登记制度
  按规定建立健全审批登记制度,对咨询审批的贷款实行会议审议要点登记制度,并对审议贷款业务的风险点进行提示性记录。
  (四)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
  在贷款“三查”工作上,一是克服贷前调查报告内容简单、信息不全的问题;二是克服贷中审查不严格的问题;三是克服贷后检查不力的问题;四是严格审贷小组贷款发放审批关。
  (五)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工作
  一是认真制定具体的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二是规范不良贷款信贷档案,对不良贷款逐笔进行认定,并将认定不良贷款责任人的原始依据收集附在档案中;三是逐笔进行责任追究;四是抵押贷款到期后及时处置抵押物。
  (六)规范信贷档案管理
  针对贷款业务档案管理不规范现象,各网点要指定专人管理信贷档案,做到信贷档案健全、完整、规范,管理部门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信贷档案规范化进行检查,对规范不到位的要对网点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

当前“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