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市场定位(如何处理好信用社发展与支持三农的关系)
时间:
2024-06-0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如何处理好信用社发展与支持三农的关系一、立足“三农”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我们农村信用社是“三农”主力军,直接担负着为“三农”服务的重任,也是我们的办社宗旨。综上所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始终与“三农”经济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三农电子商务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农商品。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农商前景不错,是市场趋势。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战略
市场定位:
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
战略目标:
成为具有良好价值创造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农民的、社区的、中小企业的零售银行
阶段目标(2009-2011):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制度,科学规范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推动股份按市场化原则流通,力争引进一到两家金融类战略投资者。
●探索发起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组建西部金融租赁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
●完成以“扁平化”为特征、以“四级管理向三级管理转变”为主要内容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集约化经营管理能力。
●坚持服务“三农”宗旨,积极融入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
如何处理好信用社发展与支持三农的关系
一、 立足“三农”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
作为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市场,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只有找准市场定位、正确把握市场、大力拓展市场,这个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信用社的市场在哪里?历史的、现实的经验已告诉我们,信用社的市场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发展在农村,这是因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体,是由它的性质和服务对象所决定的。由此不难看出,农业的兴旺、农民的致富、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信用社的生死存亡,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
二、 服务“三农”是信用社强社之基。
我国农村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区域发展空间。“民以食为天”,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党中央历来非常重视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工作,因为农村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我们农村信用社是“三农”主力军,直接担负着为“三农”服务的重任,也是我们的办社宗旨。因此,服务“三农”是我们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信用社强大兴旺之基。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会有信用社的今天,信用社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 支持“三农”是信用社发展之源。
经济兴,金融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是辩正的有机统一体。既然,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发展在“三农”,那我们就应以支持“三农”为己任,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只有这样,信用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效益、社会效益和真正达到“社农”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始终与“三农”经济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只有我们永远牢记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竭尽全力支持“三农”发展,为“三农”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才能推动信合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富裕、开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前景如何
(一)农发行职能定位和作用
对(1、农发行的职能如何定位?)建言:农发行应利用商业银行向城市收编的机会,补充商业银行走时留下的发展空间,从城市包围农村,占据“三农”市场。定位上“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政策作为发展的基础,坚持‘政策性、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积极拓展政策性业务,坚持政策性业务为主,商业性业务为辅的原则,把农发行办成有特色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对(2、农发行应办成一个什么样的银行)建言:应把农发行办成“政策保障,保本盈利,人本管理,内控健全,管理规范,持续发展,资产质量上乘,科技含量高,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开发式农业政策性银行”。
(三)金融创新
1、降低农发行筹资成本,拓展筹资渠道。(1)第一直接融资形式,通过政府担保发行指令性和市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增加资金来源。第二发行政府贴息担保债券或试行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行金融债券,增加筹资来源,也促进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多元化改革,确保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利益共享,有利于提高支农比例,增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第三利用政府担保从国外借款作为政策性长期贷款的资金来源。(2)将邮政储蓄、住房公积金和社保资金余额纳入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当前邮政储蓄、社会保险、养老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公积金等资金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所以国家可确定一个安全比例按人民银行上存利率划入农业发展银行使用,充分吸收它的“含金量”;或者农发行直接办理这些带有政策性的存款业务,以减少农发行向人行的再贷款,降低经营成本。(3)把农发行内部存款(如工会经存款费、福利费存款等)、代理保险存款等转入农发行系统存款,及开设农发行内部职工个人结算户(带有一定储蓄性质)纳入农发行存款,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也达到融资、筹资效果。
2、争取政策性业务,如与住房公积金中心建立业务往来,建议把商业银行代办的个人住房贷款争取为农发行办理,因为此项业务实际上是政策性业务,利率比市场利率低3、4个百分点,而且资产质量较好,也可降低农发行信贷风险,农发行可参与办量住房公积金贷款。
(四)组织机构
对农发行组织机构改革建言:农发行必须争取改制资金,整合机构和资源。方法是把农发行三级经营管理模式变为二级经营管理模式,挤掉部分管理行“水份”。对业务量小、可发展空间小的基层行采取“撤、并、降、转、代”等形式进行区域整合(如贷款规模可控制在1亿元以下、年贷款收发业务掌握在500万元以上)。加大农发行人员大换血力度,在争取改制资金后,把年纪大的、身体弱的、素质差的以内退、退养、退休分流出去,把以前农行分过来的素质特差的次品及不能干一点事、干不来事的、调皮捣蛋的废品硬是要淘汰出去。同时在进人方面要尽量从大专院校引进专业对口德能勤突出的大专以上学生或因行而宜,立足本地挖掘或借调外单位高素质人才(此举效果会更好),还要防止进人上的性别问题,不能把农发行变成“娘子军”银行。人事改革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可适当采取公推公选、直选、公开竞聘等“不拘一格”的方式把年轻的、能力强的、干事情的年轻同志推上领导岗位,阶梯层次发展。在培训教育方面要挖掘内部潜力,采取内部培训和与高等院校联办教学及短期的、集中的脱产培训相结合,将年青骨干送往深造,再以点带面地实施人才回归再培训。
(八)企业文化建设
农发行树立企业核心理念建言:“人本管理,开拓创新;勤业务实,团结奋进;开发经营,封闭管理”
(于无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