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品“贷”动乡村产业兴旺农行拉萨分行“奶牛贷”发放仪式在曲水县曲水镇茶巴朗村举行。首发仪式现场,农行拉萨分行为10户农牧民代表发放首批“奶牛贷”450万元。高原农行人始终坚持金融服务为民本色。农行西藏分行已在全辖区建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5523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97.44%,网络和通信条件具备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全年开展流动金融服务3.09万次,有效满足了农牧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
服务“三农”绘就乡村新图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农行西藏分行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构建“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新优势,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十大体系”。
持续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工作举措,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综合化金融服务,为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的金融力量。
创新产品“贷”动乡村产业兴旺
农行拉萨分行“奶牛贷”发放仪式在曲水县曲水镇茶巴朗村举行。首发仪式现场,农行拉萨分行为10户农牧民代表发放首批“奶牛贷”450万元。农牧户代表激动地说:“我现在养了20多头奶牛,今天拿到农行发放的‘奶牛贷’后,我准备扩大奶牛养殖规模,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农行西藏分行立足资源优势,聚焦西藏七大特色产业,加快产品创新,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园、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供给,以金融之力赋能产业发展。
该行以“惠农e贷”为基础,创新推出“乡村振兴牦牛产业贷”“乡村振兴青稞产业贷”“318幸福旅游贷”“农机具购置贷”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
有力支持了日喀则“6+N”特色农牧业、墨脱茶叶、亚东鲑鱼、隆子奶牛、那曲牦牛产业、察隅生态农业、林芝松茸等一批高原特色产业规模化、现代化。
农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30.36亿元,较年初新增60多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31.54亿元,较年初新增7.99亿元;“钻金银铜”四卡农牧户贷款证达到45万多张,持卡户户均贷款近7万元。
智慧金融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以灿烂桃花闻名全国、以生态建设家喻户晓的林芝市嘎拉村传来喜讯——农行林芝分行首批“智慧乡村”在这里揭牌。
吃上“生态饭”的嘎拉村是农行林芝分行首批掌上银行村之一。随着农行西藏分行推出的一揽子智慧金融产品在该村落地实施,如今农牧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农行便捷的智慧金融服务。
美丽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代名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魅力所在。
农行西藏分行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聚焦“水电通信路,科技文卫保”等重点领域。
主动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生工程、数字乡村等行动,以金融手段助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同时,推进重点涉农场景建设,以智慧政务、三资平台、聚合码、兴农商城等场景建设为依托,大力支持家庭旅馆、民宿等乡村旅游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吃上生态饭,共享宜居生态建设成果。
农行西藏分行乡村建设行动贷款余额184.46亿元,较年初增加5.52亿元;挂牌了14个智慧乡村示范点,打造了县域智慧高频场景419个,建设了5270个掌上银行村,新设了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倾情付出满足群众金融需求
冬季的阿里,气温已然零下20多度,农行改则县洞措营业所的员工冒着严寒,开着流动金融服务车,历时13天,行程超800公里,把一揽子金融服务送到平均海拔4800米的古姆乡群众家门口。
13天的时间里,他们跑遍了古姆乡3个行政村,为当地农牧民提供贷款受理、社保卡激活、现金存取、密码重置、短信签约、转账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并手把手教群众利用农行掌上银行办理话费充值、余额查询、惠农e贷申请等线上业务……
“为民服务”是农行西藏分行金融服务的宗旨所在。高原农行人始终坚持金融服务为民本色。
依托“物理网点+自助设备+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三农金融服务点+流动金融服务”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农行西藏分行已在全辖区建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5523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97.44%,网络和通信条件具备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全年开展流动金融服务3.09万次,有效满足了农牧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
谭松韵《心之所向》李心遥山野农田花絮照释出,农田里的谭松韵有多美?
谭松韵在心之所需要中饰演的角色,叫做李心遥在山野农田的花絮照片特别的好看,是一种自然美。
最近的一部热播剧,我们这10年第5个故事环节即将开始,这个环节主要的演员就有谭松韵,主要是聚焦三农这个方向的一些故事也是讲述大学生回到自己家乡创业的故事。当谭松韵在农田里面的样子也是非常美的也不会出戏,因为长了娃娃脸满脸的胶原蛋白,显得特别年轻,饰演大学生也毫不违和,当谭松韵在稻田里面去开农用的机械,在稻田里面插秧干一些农活,整个画面显得特别美好,也是非常和谐的。
在这部剧中谭松韵饰演的是一位女大学生,当时从农村走了出去在城里面有着非常好的工作,也被人们叫做铁饭碗,但是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最后选择跟朋友一起去创业。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来到了谭松韵工作的地方,希望能够回到家乡,打理农田本来就已经从农村走了出来,对于更多人来说不会选择放弃城里的生活,即使回到农村,而这位女大学生决定返乡创业,跟自己的父亲一起去打理农田。
这些村里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的思想,种地赚的钱比较少,都想去城里打拼,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都会选择出外创业,不会选择回到农村,而现在的年轻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工作,而剧中的这位大学生给大家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让大家知道了读书并不是为了抛弃家乡,而是为了让家乡变得更加富有。虽然一开始谭松韵饰演的这个角色非常反抗,回到农村创业,最终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返乡创业,这也为乡村注入了人才力量,从而带动家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