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2018中国功能性有机肥技术高峰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会上,为推动功能性农业的发展,“中国功能农业产业联盟”隆重成立。据悉,功能性有机肥将为修复土壤、发展功能农业提供了核心技术,并在陕西、山西、河南、海南、黑龙江等十多个省份培育出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农产品。
为何要成立中国功能农业产业联盟?
据报道,近日,2018中国功能性有机肥技术高峰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会上,为推动功能性农业的发展,“中国功能农业产业联盟”隆重成立。
报道称,会上专家表示,功能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功能农产品是未来高端食品的发展方向,此次“中国功能农业产业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功能性有机肥生产、应用技术交流,推动功能性有机肥应用和发展,促进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推进绿色生态环境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
有机肥与中微量元素结合,可弥补有机肥之不足,互相促进,他建议大力发展功能性有机肥,改变有机肥行业低品质、同质化竞争的现状,功能性有机肥则要解决作物品质问题,让老百姓吃好、吃健康,功能性有机肥发展正当其时。
据悉,功能性有机肥将为修复土壤、发展功能农业提供了核心技术,并在陕西、山西、河南、海南、黑龙江等十多个省份培育出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农产品。
三新产业联盟有哪些企业
有中国能建,陕鼓集团,其他企业等。1、中国能建是一家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全产业链服务的综合性特大型集团公司。
2、陕鼓集团凭借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优势加入三新联盟,并成为联盟理事单位。
3、还有许多其他的企业也是该联盟的成员,例如新能源行业的企业,以及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等。
农村一二三产怎样融合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根本上属于产业融合。所谓产业融合,是基于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形成的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现象。当今世界,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它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
,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采取以农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顺向融合的方式,如兴办产地加工业、建立农产品直销店、发展农业旅游;也可以采取依托农村服务业或农产品加工业向农业逆向融合的方式,如依托大型超市,建立农产品加工或原料基地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通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的融合发展,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共存分立,或外部的、表层的联系,只要没有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就不能称之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一个有农业的村庄,同时有个砖瓦厂和日用品小商店,谈不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式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其主要方式大致有:
(1)延伸农业产业链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这种方式既可能发生在企业、合作社或农户、家庭农场等涉农产业组织内部,也可能发生在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等不同产业组织之间,通过组建涉农产业联盟或深化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实现。
(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关产业组织通过在农村空间集聚,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如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这里的农村包括县城和小城镇。
(3)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虽然在空间上分离,但借助信息化等力量实现网络链接,如部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农业等。
(4)通过开发、拓展和提升农业的多种功能,赋予农业的科技、文化和环境价值,提升农业或乡村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或创意农业,或打造富有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5)开发食品短链,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本地化、可持续、替代性食品。与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常规农业产业化方式不同,开发食品短链的方式,应注意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确保消费者尽可能了解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全部信息,保障食品安全并改善消费体验。这里的“短”,不仅包括空间距离的“短”,还包括围绕产品的各类信息透明可见。食品短链的方式,重视本地食品企业与本地休闲观光农业或乡村旅游的结合,重视本地食品生产企业与餐饮企业的联系。许多地方的土特餐厅,食品原料来自本地化的传统种养或自种自养,是典型的食品短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