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数字乡村建设六大内容
根据2016年7月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2月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9年5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12月印发的《关于印发〈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的发布,我国的“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但是,“数字乡村”到底建设哪些内容相信各地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明确定义与方向,一些早期做智慧农业或农业相关的公司,通过自身多年的经验,也相对应的提出来很多具有各自公司特色的“数字乡村”解决方案,但是依旧不够完善,更多的是一些宏观上的内容。
同样,河北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做了众多的农业相关的落地项目,根据董事长赵根恒先生的总结我们可以清晰的明确解析出来“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脉络,以及“数字乡村”到底要做哪些工作,初步可以总结成8个方向,24个具体工作任务。
一、统筹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做乡村卫生防疫。
涉农信息发布,包括农机、农技、无人植保等。
涉农用户培训、招聘、有序用工、复工促产。
二、推进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信息基础建设,包括农村宽带及4G网络覆盖。
乡村教育(学校)网络覆盖。
涉农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保障涉农信息进村入户。
涉农智慧电力服务系统,保障农户生活生产智慧用电。
涉农智慧用水服务系统,保障农户生活生产智慧用水。
涉农物流三级节点网络建设。
三、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
涉农大数据平台。
涉农人工智能。
涉农电商平台。
四、促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
1、涉农遥感技术,服务智能农机。
2、涉农创业孵化与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
五、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1、基于“互联网+村级公共服务”的信息化乡村治理。
2、涉农民生保障服务平台。
3、涉农关爱服务平台,依托全国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开展精准帮扶、发放补贴等关爱工作;
六、建设绿色智慧乡村:
1、涉农产品追溯服务平台。
2、土壤墒情监测服务平台。
七、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1、涉农扶贫信贷服务平台。
2、乡村网络文化服务平台。
3、数字乡村博物馆系统。
4、数字乡村非遗展示平台。
八、加强数字乡村发展的统筹协调:
涉农信息大数据整合服务平台。
除此以外,还应该保持“数字乡村”集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杜绝浪费,具体也可以分成四个步骤:
1、梳理现有系统,查漏补缺:
根据现有系统,进行梳理、查漏补缺,24项工作保证全面建设不漏项,任务模块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应用、新业态优势明显,保证质量完成“数字乡村”任务。
2、重点应用,试点先行:
种植、养殖、农产加工、智能农机、农产溯源、物联网等模块突出一两家作为重点、试点。农商数字大集等其他模块进行服务外包,保证系统全面应用及数据及时更新。
3、内部评测,及时调整:
重点针对数字乡村各个模块系统落地应用为主,重视终端操作意见进行实用性、易用性、便捷性的全面调整,保障数字乡村系统落地,杜绝只建不管,有而不用的情况发生。
4、总结建设保障运营经验:
通过试点项目,总结建设经验及保障运营经验,形成具有可推广的可行性报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大面积推广“数字乡村”工作经验。
开展智慧乡村旅游的意义和困境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智慧乡村旅游的建设与发展,并分析了在发展智慧乡村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实现智慧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旅游智慧化是适应现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的途径。智慧乡村旅游的建设不是单纯的实现旅游的信息化,而是要以游客为中心,以技术革新为旅游行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支持。乡村旅游智慧化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手机、计算机等客户终端,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不仅是要为游客服务,提供更加深刻的旅游体验,也是打造创新、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更是整合旅游资源,创建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体系。
一、智慧乡村旅游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1、缺乏旅游智慧化服务理念和规划方案
当前,我国旅游业迎来来发展的旺盛时期,乡村旅游智慧化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没有形成和树立清晰的服务理念,对于智慧化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乡村旅游智慧化推进比较慢。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比较粗放,没有制定一定的标准和规则,服务水平比较低,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各地的旅游发展中,对于乡村旅游智慧化涉及的比较少,导致乡村旅游智慧化规划不够完善,很多地区只重视经济利益,从而对各种资源进行开发和破坏,使得这些资源商业化,没有办法在继续利用。乡村旅游智慧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比较高,并且投资之后短时间内也很难收回成本,因此在旅游规划中不受到重视。因此,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特色,同质化比较严重。
2、基础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乡村远离城市,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但是,与此同时基础设施也很难保障,特别是信息化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网络覆盖不全面,有些地方宽带网速比较慢。通讯设施建设与互联网的建设是乡村旅游智慧化的基础,如果信息化设施不完善,网速比较缓慢,就会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给游客带来不便,一些热门景区也没有办法及时进行客流的疏导,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对于旅游的品质非常不利。除此之外,在管理方面也缺乏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使得景区的管理与监测、安全管理、秩序管理都受到影响。
3、市场营销推广手段单一
传统的乡村旅游在宣传和营销方面,采用的是口口相传的推广模式,或者是举办旅游展会或者是赛事来进行宣传,其宣传途径比较单一,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当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突破传统的方法,利用网络来宣传,比如可以建立管网、开设微信公众号等。但是在宣传过程中,信息过于单调,内容很少,没有创新,并且宣传不能及时更新。有些旅游景区只在旺季进行宣传和发布一些信息,并且内容与其他景区有很多重复的地方,与游客粉丝互动不频繁,宣传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4、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
乡村旅游智慧化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管理学,对于旅游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具备信息管理能力和互联网思维。然而,这些具备这些方面的大学生,很多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在城市工作,不愿意到乡村吃苦,而且发展前途也不光明,导致乡村旅游企业难以招到适合的人才,对于乡村旅游智慧化是一种阻碍。目前乡村旅游的一些从业人员还是以农民为主,有些是家庭形式的经营,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有效的推进。
寻求乡村小型局域网建设方案
1,网线的传输距离理论上是100米,质量较好的线可以超过100米使用,但会影响到最大的传输速率,比如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会有错包、丢包的情况。所以3公里一般标准配置是光纤。2,第三层不应该用路由器,换成交换机效果更好。如果你在第三层设计的是家用型路由器做NAT,还会造成路由器之间的局域网不通。
3,第一、第二层最好选用网管型设备,方便日后的配置和策略部署。第三层可以选用普通交换机,降低成本。
4,100个用户应该没什么问题,低端设备也可以实现。
5,第三层和第二层之间的距离也有300米,按我第1点里写的,标准配置当然是光纤。如果部署起来困难,也可以考虑用网线,牺牲一些网络速率。根据你在当地采购的线缆,测试一个稳定的速率,然后在交换机上把端口限速到这个值来稳定网络。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原发布者:勇成网络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方案一: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一、基本概况(一)项目名称:新杭镇徐家边村农村美丽乡村项目(二)项目实施单位:新杭镇徐家边村村委会(三)项目实施地点:新杭镇徐家边村(四)项目实施内容:“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是“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与之相对应,要具体开展“四个行动计划”,即“生态人居建设行动”、“生态环境提升行动”、“生态经济推进行动”、“生态文化培育行动”。通过整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达到“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鉴于此,徐家边村美丽乡村将做以下项目:1、建立一座生活污水处理池2、在村口处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门头3、修建水库(休闲、垂钓)4、沿徐家边村主干道两边修建宽5米的绿化带5、在村委会办公楼前修建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绿化)6、将村委会办公楼亮化7、提升林塘茂、胡家桥、徐家边、新农村小区老点建设8、胡家桥道路拓宽9、建60个生活垃圾收集池二、指导思想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杭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逐步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努力抓好农村生活环境与质量、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注重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工作原则,努力构建“户为基础、村为主体”的多元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增强农民健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