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指(脱贫攻坚中的 “两个重中之重”指的是什么?)

时间:2024-04-2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0

进一步彰显了什么工作重中之重

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

2018年9月,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时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三农工作的三大任务:

1、“三农工作”的三大任务,指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2、做好“三农工作”,不仅对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保持社会环境的持续向好。研究“三农工作”的目的在于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的问题,以确保农民稳步增收、农业稳产增产、农村稳定安宁。

脱贫攻坚中的 “两个重中之重”指的是什么?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领导同志的工作要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

谁能解答一下这道地理题!

第一,始终不渝地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决不动摇。这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中原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问题。第二,始终不渝地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决不动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耕地连年减少,粮食生产的形势十分严峻。第三,始终不渝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决不动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从根本上取决于能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尽快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第四,始终不渝地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决不动摇。

如何理解城乡发展一体化

华网北京1月9日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就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据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扶贫对象仍有12238万人,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村庄还不通公路、一部分农户还没有通电,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千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长期游离在城乡之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