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三农指什么政策(中央政府关于"三农"工作政策,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时间:2024-04-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0

中央政府关于"三农"工作政策,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最先提出这个术语的是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提出的。反映当地“三农”面临的问题,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2005年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三农被正式提出,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是在2000年三月提出被关注的,一直到2003年才以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支持三农惠农政策的。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件大事,可以说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强盛和国家富强.。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只有三农问题解决得好,中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三农就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的总称。九十年代初农业步入了一个相对困难时期,农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发展处于相对停止壮态。

三农是什么?其实我以前也不知道三农是什么,都是去年接触到了自媒体慢慢才解了的,三农主要是指农村、农民、农业这三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对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视的,民以食为天。用通俗的白话讲:就是危房改造,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具、仓储运输等一些利好政策。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政策和惠农政策

法律分析:三农政策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

第三条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国家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管理体制,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

第四条 国家建立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质量安全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第五条 粮食安全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省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域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等。

国家实行粮食安全考核问责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六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全国粮食总量平衡、宏观调控,编制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研究提出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政策建议,拟定粮食进出口总量计划并组织实施。

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研究提出全国粮食宏观调控、总量平衡、粮食流通中长期规划以及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负责粮食流通的行业管理和指导,组织实施粮食流通政策措施,承担全国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具体工作、中央储备粮的行政管理、粮食流通统计、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国务院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粮食生产,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国务院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安全有关的工作。

三农是哪三农?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三农政策”是指哪三农?

农业 农村 农民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