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植物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1、倒春寒倒春寒是指到了3月底白天的气温已达20℃以上,不少朋友着急着将花花们搬到室外进行养护,但这个季节常常有冷空气时不时的南下,出现“倒春寒”的逆转性天气,这个时候我们的花花们就很容易由于过大的温差而出现冻伤等现象。
解决方法
面对倒春寒这种天气情况,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不要急于将植物搬出屋外,或者用塑料膜在植物外罩上,以防止冻伤。
2、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梗、花蕾及嫩梢,受害的部位会覆盖一层白色粉末状物,严重的时候会让叶子变黄,花蕾枯死,出现畸形花等
解决方法
硫磺粉熏蒸3月在棚室中采用电热熏蒸器,内置硫磺粉末,进行密封熏蒸,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植物常见病害
3、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嫩梢、果实等部位,病斑呈圆形,颜色为灰褐色,到病状后期病斑会变成灰白色,伴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的黑色小斑点。
解决方法
改善植株的通风透气环境,保持盆土的湿润,以增加植株的抵抗力。如果病状处于发初期,可以用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
4、灰霉病
当温度升高,湿度过大且通风不佳时,灰霉病就很容易出现。灰霉病对叶片、花瓣的影响最为严重。
解决方法
开春以后我们要注意植物生长环境的通风和透光,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夜间不要再给植株喷水,防止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对于发病初期的植株,可于中午前后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的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植物常见的菌类害病及杀菌药有哪些?
植物常见的菌类病害:炭疽病、锈病类、白粉病、霜霉病、叶枯病、烟煤病。
“菌”类病害主要指真菌病菌细菌等引起的植物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总结下来主要是:
1.多发生在闷热潮湿、通风和排水不好的环境下,日常需要注意通风,合理密植,花和叶片不要积水。
2.植株本身纤弱,有伤口,或者遭受其他虫害,抵抗力差,也容易遭受病害侵扰。
3.氮肥施用过多,导致植株细胞壁变薄,虽然茎叶大但是薄且弱,且叶片太大通风透光能力下降,光合作用过度消耗营养,多重因素导致植株抗逆性差,易遭受病害。
预防和急救原则:
1.择优品而种,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降低维护成本。
2.预防大于救治,日常需要做好病害的预防,给植物适合生长的环境,比如良好的光、水、通风,合理施肥等。
3.一旦发现病害就要马上处理,并且与健康的植物进行隔离,防止大范围感染,也可以对健康植物进行预防杀菌处理。
4.是药三分毒,轻微的问题先用物理方法,没办法再考虑用药 ,避免造成污染和给人体带来负面影响。
有哪些常见的药:
1.按效果范围分:
①窄谱药:专门针对一种或一类病害有用的 要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②广谱药:针对大范围病害都有效,比如多菌灵、恶霉灵、小粉药 (噻呋酰胺)等。
2.按传导特性分:
①内吸性药:能通过植物叶、茎、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输导至作用部位的杀菌剂,针对根腐病、黑腐病这类发生在植株内部的病也有效,常见的如小粉药 ,可以埋土拌土使用。多菌灵可以喷叶灌根使用。
②非内吸性药:仅作用在植株表面茎叶部分的,一般喷洒使用,效果有限。比如百菌清。
玫瑰花常见病害有哪些?
玫瑰花有四种常见的病害,如:黑点病、白粉病、枝枯病和根头癌肿病,虽然偶而也发现其它病害如锈病、露菌病、炭疽病…等,但不如前四种病害严重。分别将其病症及防治方法讲解如下:玫瑰花黑点病
玫瑰花黑点病为盾座菌科之病原菌Diplocarponrosae所引起,是玫瑰栽培最常见之病害,在高温多湿时期发病最严重。发生于叶、叶柄和茎部,植株受感染时,叶片出现黑色圆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叶片受害最多,罹病叶片会逐渐黄化而脱落,发病严重时,全株大部分叶片脱落,无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防治玫瑰花黑点病首要之务在于保持栽培环境的卫生,例如:清理病叶,以防止真菌孢子再散布;尽量在早晨浇水,使叶片保持干燥,病原菌较不易繁衍散布。其次,注重修剪避免枝叶丛集,保持植株通风良好。可利用药剂防治,如以免赖得(亿力)1000倍喷洒全株,每隔5~7天施用一回,连续施用3~5回,还可兼治锈病和白粉病。
玫瑰花白粉病
玫瑰花白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由病原菌Sphaerothecapannosa所引起。主要感染幼叶、嫩茎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会出现白色粉状病斑;严重感染时叶片会变脆、萎缩卷曲而干枯。
玫瑰花白粉病发病时期与黑点病不同,当气温较低而相对湿度较高时,白粉病的发生较严重,通常在冬季时发生最多。一般而言,气候潮湿、通风不良及日照不足下最容易发病,因此冬季栽培玫瑰必须防治白粉病,才能使玫瑰生育良好。防治玫瑰白粉病也和黑点病一样,必须注意修剪,以保持植株通风良好,并且避免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种玫瑰,或与其它容易感染白粉病的植物隔离,如:百日草、大理花等。选择抗病性品种可减少白粉病的威胁,或利用免赖得(亿力)1000倍喷洒全株。
玫瑰花枝枯病
玫瑰花枝枯病又为溃疡病,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经由伤口进入植株,使茎部全部或部分坏死,进而往上或往下坏死,使患部上位之枝叶生长不良或枯死。玫瑰的伤口主要是由于修剪所造成,此外低温寒害或者嫁接等操作也会造成伤口,而枝枯病亦能从茎部刺剥落处进入。一般枝枯病在节间较易发生,所以修剪时应尽量使伤口靠近节的位置,可预防发生枝枯病。另外大轮种的玫瑰、植株营养不良或感染黑点病,皆较容易受感染。
防治玫瑰花枝枯病,随时要将罹病的枝条切除并烧毁,因为病原菌会产生孢子在枝条上过冬,所以必须保持田间卫生。修剪病株前后要利用70%酒精或10%的漂白水消毒工具,修剪时伤口要靠近节的部位,并呈45角度可避免病原菌进入伤口。
玫瑰花根头癌肿病
由土壤细菌性病原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茎部和根部,常发生于植株与土壤接触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肿大形成瘤状物而环绕茎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由于玫瑰花根瘤病感染植株之后很难治疗,因此最好一发现罹病植株必须马上拔除烧毁,并且利用土壤消毒剂消毒植穴后才可种植。预防根瘤病主要在于购苗时小心选购,于种植前后避免在茎部造成伤口,尤其在靠近土壤的部位。另外,不宜使用感病株附近之土壤覆土,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