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植物病征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真菌、卵菌和细菌在病植物上生成其营养体和繁殖体,形成肉眼可见的结构,即病征。主要有以下类型。
1.霉状物/para>
病原真菌可在发病部位生成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如白粉、黄粉、黑粉、红粉等。白粉病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粉斑中可能出现黑色点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囊壳。白锈属在病叶上生成扁平而稍隆起的孢子囊堆,有黏质感,破裂后也散出白色粉状物(孢子囊)。锈菌在病部产生的黄色、黄褐色粉状物(夏孢子、锈孢子),似铁锈,所引起的病害称为锈病。黑粉菌产生黑色粉状物(冬孢子),有些种类的孢子团外有包被或形成坚硬的菌瘿。
3.点状物、块状物
植物罹病部位可出现的微小点状物,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小黑点是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子囊壳或子座等。有的病害小黑点散生,有的则排列成线条状或轮纹状。
块状物突破病植物叶片表皮而外露,比点状物大而突起,形状多样,有块状、枕状、垫状、半球形、不规则形等,为子囊座或分生孢子座。多种子囊菌还形成黄色、红色等颜色鲜明的块状物,是其子座或假子座。
4.线状物、颗粒状物
有些病原真菌的菌丝集结成束,形成肉眼可辨的线状物,如禾草红丝病病原菌产生的毛发状红丝等。紫卷担菌引起紫纹羽病,该菌产生紫红色网络状菌丝束,覆盖在病株附近的地面上。有些真菌形成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大型颗粒状物,即菌核。产生菌核的真菌较多,例如核盘菌属、麦角菌属、绿核菌属、小核菌属、葡萄孢属、丝核菌属等。
5.真菌的大型子实体
罹病树木枝干上可生出大型伞状物、马蹄状物等,为高等担子菌的担子果。病草地上可有许多蘑菇圆圈状排列,俗称“蘑菇圈”或“仙人圈”。隔担菌属的担子果平伏在树皮上,很像贴上了膏药,引起的病害就叫“膏药病”。子囊菌中,盘菌目生成盘状、杯状、碗状子囊盘,炭角菌属生成大型黑色鹿角状子座。
6.细菌的菌脓
细菌的病斑,可泌出淡黄色或污白色的菌脓,称为“细菌溢脓”。菌脓干燥后成为近球形的颗粒或一层菌膜。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由病茎横切面,或病块茎、病块根的切面都可以看到溢脓。因而菌脓是识别细菌病害的重要病征。
病害的症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因品种抗病性、菌系或天气条件不同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另外,还存在一病多症(同菌异症)或同症异病(异菌同症)现象,前者如同一病原菌在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侵染不同器官,而表现多种症状,后者是指多种病原菌可能引起同一种植物的相同或相似症状。有些病毒侵入植物后,会有隐症现象,即不产生表观症状,但植物长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及其病害防治方法
病状及其类型:病状指植物生病后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变色:植物受害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但植物细胞未死亡。
1.1 褪绿和黄化: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使叶片颜色变浅或褪绿变黄。如:豌豆黄顶病(黄化)、大白菜病毒病(沿叶脉褪绿)。
1.2 花叶与斑驳: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黄绿相间或深绿和浅绿相间。如:苹果花叶病、萝卜花叶病、南瓜花叶病等。
2.坏死:是寄主被害后其细胞和组织死亡,仍保留着原有的形状。
2.1 斑点:根据病斑颜色不同,有褐斑、灰斑、黑斑、白斑等。
根据病斑形状不同:有圆形、椭圆形、梭形、不规则形,有的受叶脉所限成为角斑,有的沿叶脉发展形成条纹或条斑。如:豇豆褐纹病、黄瓜霜霉病、柑桔溃疡病、葡萄褐斑病、苹果灰斑病等。
2.2 穿孔:病斑部分组织脱落,形成穿孔。如:核果类穿孔病。
2.3 枯焦:早期发生斑点,随后迅速扩大或愈合成片,最后使局部或全部组织或器官死亡称为枯焦。如: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
2.4 猝倒:幼苗茎基部坏死腐烂,缢缩呈线状、倒伏。如:茄科蔬菜幼苗猝倒病。
2.5 立枯:幼苗的根或茎基部与地面接触处腐烂,全株枯死,病苗不倒伏。如:茄科蔬菜苗期立枯病。
3.腐烂:是较大面积植物组织受病原物的破坏分解,细胞崩溃解体。
干腐——组织本身含水量较低,腐烂后水份很快散失。如:油菜菌核干腐病。
湿腐——组织本身含水较多,水份不易散发。如:瓜、果腐烂、大白菜的软腐病。
4.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受病原物侵害后,大量菌体堵塞导管,或是产生毒素,影响水份运输,使其枝叶萎蔫下垂。
(1)青枯:病株全株或局部迅速萎蔫,而叶片仍保持绿色。如:辣椒青枯病。
(2)枯萎与黄萎:病状与青枯相似,但叶片多先从距地面较近处开始色泽变黄,病情发展较慢,不迅速枯死。如:番茄枯萎病和黄萎病。
5.畸形:植物受害后,发生增生性病变或抑制性病变,分以下几种类型。
5.1 卷叶:叶片两侧沿叶脉向上卷曲,叶片较厚,硬而脆,严重时卷成筒状。如:桃缩叶病。
5.2 蕨叶:病组织发育不均衡,叶片变成线状或蕨叶状。如:蕃茄蕨叶病。
5.3 丛枝:受病后茎节缩短,枝条过度分枝,密集丛生。如:枣疯病。
5.4 瘤瘿:受病组织局部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型的畸形肿大。如:柑桔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
病征及其类型 病征是病原物在寄主的受病部位表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以下类型:
(1)霉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霉层,霉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如:莴苣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
(2)粉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粉状物。如:瓜类的白粉病、梨白粉病等。
(3)粒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颗粒状物,形状、大小不定。如: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瓜类的白粉病(闭囊壳)、苹果腐烂病、炭疽病。
(3)锈状物:锈病的病征。如豇豆锈病、枣锈病。
(4)脓状物:这是细菌病害独具的特殊病征。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菜豆细菌性疫病、柑桔溃疡病。
植物病态有哪些
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由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的分类方法有:①按病原物分为真菌性、细菌性、 病毒性和线虫病害等 。② 按寄主植物分为作物 、蔬菜、果树病害和森林病害等,还可按蔓陀萝叶表皮,示气孔作物种类分为小麦、水稻、棉花等不同作物病害。③按症状可分为叶斑病、腐烂病 、萎蔫病等 。④ 按发病部位可分为根病、茎病、叶病、果病等。⑤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空气传播、水传、土传、种苗传播、昆虫介体传播等。我国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分类?
这里是2002年的:http://sd-ep.cei.gov.cn/soechina2002/indexc2002.htm
最近的:
http://www.caas.net.cn/caas/dongtai/dttext.asp?id=1339
2004~2005年的:
http://kcxh.jaas.ac.cn/2005/5-12/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