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农村最新政策(2023年农村土地新政策)

时间:2024-04-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0

农村土地政策

一、农村土地政策

一、最新农村土地政策有哪些?

1、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能抵押贷款

具备处分权的两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开展使用权抵押融资,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适用范围是此前国家确定的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市、区)地区。

2、进城农民“三权”将自愿有

偿退出

2017年年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现在,有的地区已经在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

3、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申报承建高标准农田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发布《关于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事宜的通知》,公布了2017年及以后年度的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事宜。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申报承建高标准农田;亩均财政资金投入不超过1500元。

二、什么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就是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可以自主经营种植不违反国家政策的作物。后来,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把承包土地出租、转让给其他人。

受让人不拥有承包权,而是一种经营权。这样,就有了三种权利,即归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归原农户的承包权,以及归实际经营者的经营权。为了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国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实行“三权分置”后,土地可以作为要素要流动起来,集中在农村能人手里,搞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这样,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就有了基础,农民收入增加就有了新的制度保证。

综上所述,根据最新农村土地政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可以抵押贷款,这样有利于农村建设资金得以保障,同时,国家也在拟定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政策,这样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以将自己闲置的宅基地转让来获取一笔收入,另外,国家要求,在2018年要完成土地确权工作。

二、农村土地政策

法律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荒沟、荒丘、荒滩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

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三、国家对农民土地新政策有哪些

一、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二、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途径。三、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四、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最新政策?

(一)征地补偿


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二)其他税费


1、耕地占用税,按每平方米2元计算。


2、商品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按每亩1万元计算。


3、征地管理费,按征地总费用的3%计算。由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


4、耕地占补平衡造地费,平均每亩4000元,统筹调剂使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监督验收。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条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2023年农村土地新政策

农村土地政策的新规定是:加强宅基地的管控、闲置宅基地清理、宅基地付费使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查乱占耕地建房以及保障妇女土地戚陪权益。国家明确规定非农建设必须要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不得占用耕地,办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审批手续。



1、加强宅基地的管控


      宅基地是农村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村居民手中最重要的资产,但是近些年宅基地的使用存在非常多问题,特别是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等现象非常严重,随着《土地管理法》出台,国家明确提出严格遵循“一户一宅”,严禁宅基地面积超标,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申请审批的管控等,来加强宅基地的管控。

      2、闲置宅基地清理

      在宅基地确权登记过程中,国家就开始对违规一户多宅等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国家还将会继续深入开展闲置宅基地的清理整治,对闲置、房屋倒塌超过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进行清理整治,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

      3、宅基地付费使用

      随着“三块地”改革工作的开展,国家一直在探索宅基地付费使用改革,如今这一项改革政策已经逐步扩大了改革试点范围,未来宅基地使用也将会迎来付费使用时代,所谓付费使用主要是针对拥有一户多宅以及宅基地面积超标的农村居民,将通过付费来保障农村宅基地公平性,减少一户多宅、超占多占宅基地等问题,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

      4、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在《土地管理法》中,国家就明确提出了耕地非农化概念,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提出了“耕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主要是指,严禁利用耕地参与到非农业发展建设之中,而耕地非粮食针对的主要是粮食主产区,严禁在耕地种植非粮食经济作物,目前国家也正在加大对这两大问题的整治,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也将会遭到国家的处罚。

      5、严查乱占耕地建房

      在《土地管理法》中,国家明确规定非农建设必须要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不得占用耕地;禁止擅自占用耕地建房,而农村居民占用耕地建房必须要先办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审批手续,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则属于违规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对这类问题,国家明帆仔脊确提出将会加大力度严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加强对农村耕地的保护,对于违规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的责任人将会予以处罚。

      6、保障妇女土地权益

      在土地确权登记过程中,将农村妇女作为共有人进行土地确权登记改革,做到让农村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从而额保障农村妇女的基本土地权益。其次国家也在逐步完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部分省市都出台了《妇女保障条例》,让农村妇女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从根本上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

      除态渗了土地规定外,国家还出台了很多土地管理制度,目的是合理利用农村宅基地、耕地,保护农民的权益,提高土地的价值,以及利用率。

      我国的土地的政策是我国的重要的国家政策之一,此时我们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权益人应当注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意在必要的时候维护自己的土地的使用权益等。

农村盖房新政策

1.现在农村自建房不得超过三层,每户的建筑总面积不得超过360平方米; 2.农村联排别墅不得超过四层,每户建筑总面积不得超过450平方米。 3.各村应根据本村的风俗、民情研究确定固定的一种住宅建筑方案,形成统一风格,采用坡屋顶建筑形式。

农村办酒席新规定?

农村办酒席规定: 一、不办无事宴席 倡导村民不办无事酒,婚丧嫁娶从简,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规模。在农村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举办5桌以上聚餐活动的农户,须向属地村(社区)报备,并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商铺开业、乔迁之喜、孩子满月、庆生祝寿等喜事,鼓励不操办,倡导不收礼。 二、倡导喜事新办 引导村民树立婚恋新观念,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奢侈婚礼、滥发请柬、大摆宴席等不良风气,反对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不正之风。提倡举行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植树纪念婚礼等形式,提倡集中乘车、简约用车等绿色迎亲方式,树立文明节俭婚俗新风。 三、推行白事简办 弘扬孝老敬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观念,破除丧葬陋俗,缩减治丧费用,简化治丧仪式。鼓励用文明低碳方式表达哀思,反对大摆宴席,反对低俗表演,反对雇人哭丧,服从殡葬管理,不搞封建迷信,不修大墓豪墓,不违规土葬。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