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常见的植物病害的病症与病状类型 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及其病害防治方法

时间:2024-04-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0

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及其病害防治方法

病状及其类型:病状指植物生病后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变色:植物受害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但植物细胞未死亡。
1.1 褪绿和黄化: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使叶片颜色变浅或褪绿变黄。如:豌豆黄顶病(黄化)、大白菜病毒病(沿叶脉褪绿)。
1.2 花叶与斑驳: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黄绿相间或深绿和浅绿相间。如:苹果花叶病、萝卜花叶病、南瓜花叶病等。
2.坏死:是寄主被害后其细胞和组织死亡,仍保留着原有的形状。
2.1 斑点:根据病斑颜色不同,有褐斑、灰斑、黑斑、白斑等。
根据病斑形状不同:有圆形、椭圆形、梭形、不规则形,有的受叶脉所限成为角斑,有的沿叶脉发展形成条纹或条斑。如:豇豆褐纹病、黄瓜霜霉病、柑桔溃疡病、葡萄褐斑病、苹果灰斑病等。
2.2 穿孔:病斑部分组织脱落,形成穿孔。如:核果类穿孔病。
2.3 枯焦:早期发生斑点,随后迅速扩大或愈合成片,最后使局部或全部组织或器官死亡称为枯焦。如: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
2.4 猝倒:幼苗茎基部坏死腐烂,缢缩呈线状、倒伏。如:茄科蔬菜幼苗猝倒病。
2.5 立枯:幼苗的根或茎基部与地面接触处腐烂,全株枯死,病苗不倒伏。如:茄科蔬菜苗期立枯病。
3.腐烂:是较大面积植物组织受病原物的破坏分解,细胞崩溃解体。
干腐——组织本身含水量较低,腐烂后水份很快散失。如:油菜菌核干腐病。
湿腐——组织本身含水较多,水份不易散发。如:瓜、果腐烂、大白菜的软腐病。
4.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受病原物侵害后,大量菌体堵塞导管,或是产生毒素,影响水份运输,使其枝叶萎蔫下垂。
(1)青枯:病株全株或局部迅速萎蔫,而叶片仍保持绿色。如:辣椒青枯病。
(2)枯萎与黄萎:病状与青枯相似,但叶片多先从距地面较近处开始色泽变黄,病情发展较慢,不迅速枯死。如:番茄枯萎病和黄萎病。
5.畸形:植物受害后,发生增生性病变或抑制性病变,分以下几种类型。
5.1 卷叶:叶片两侧沿叶脉向上卷曲,叶片较厚,硬而脆,严重时卷成筒状。如:桃缩叶病。
5.2 蕨叶:病组织发育不均衡,叶片变成线状或蕨叶状。如:蕃茄蕨叶病。
5.3 丛枝:受病后茎节缩短,枝条过度分枝,密集丛生。如:枣疯病。
5.4 瘤瘿:受病组织局部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型的畸形肿大。如:柑桔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
病征及其类型 病征是病原物在寄主的受病部位表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以下类型:
(1)霉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霉层,霉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如:莴苣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
(2)粉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粉状物。如:瓜类的白粉病、梨白粉病等。
(3)粒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颗粒状物,形状、大小不定。如: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瓜类的白粉病(闭囊壳)、苹果腐烂病、炭疽病。
(3)锈状物:锈病的病征。如豇豆锈病、枣锈病。
(4)脓状物:这是细菌病害独具的特殊病征。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菜豆细菌性疫病、柑桔溃疡病。

草坪的病虫害有哪些?如何分辨!如何治理?

(1)草坪病害的定义

草坪病害是指草坪草受到病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的作用时,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化,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最终破坏景观效果、降低甚至丧失使用价值和造成经济损失。

(2)草坪病害的症状

草坪常见病害的病状可归为五大类型,即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

①变色。变色是指病部发生颜色变化,但细胞并未死亡。变色又分均匀变色和不均匀变色,前者如退绿、黄化、白化、红化、银叶等;后者如花叶、斑驳、明脉等。变色多发生在草坪草的叶片上。

②坏死。坏死是指发病部位的细胞和组织死亡,但仍保持原有细胞和组织的外形轮廓。最常见的是斑点(或称病斑),其形状、颜色、大小不同,一般具有明显边缘。根据形状可分为圆斑、角斑、条斑、环斑、网斑、轮纹斑等,或根据颜色分为褐(赤)斑、铜色斑、灰斑、白斑等。

③腐烂。腐烂是指发病部位较大面积的死亡和细胞解体。植株各个部位都可发生腐烂,幼苗或多肉的组织更容易发生。如禾草芽腐病、根腐病、根茎腐病和雪腐病等。

④萎蔫。萎蔫是指各种原因如茎基坏死、根部腐烂或根的生理功能失调引起的草坪草萎蔫,如匍茎翦股颖细菌性萎蔫等。

⑤畸形。畸形是指整株或部分细胞组织的生长过度或不足,表现为全株或部分器官呈不正常状态。如禾草线虫病可导致植株生长矮小、根短、毛根多、根上有小肿瘤等。

(3)草坪病害的病原

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草坪病害按病原的不同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侵染性病害和非浸染性病害。

浸染性病害是由生物病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也称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植原体等病原物引起的。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草坪病害,也称非寄生性病害、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气候条件不适宜,如营养物质缺乏、营养失调、环境污染、高温干旱、低温冻害、水分过多、湿度过高、土壤过酸或过碱等。

两种病害的发生常常是相互促进的,一般说来,非侵染性病害影响植物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植物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使植株易感染侵染性病害,加重传染病的危害;侵染性病害使植株生长势减弱,光合作用、根的吸收功能下降,促使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加剧。

(4)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

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具体的防治方法见表8-1。其中,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草坪病害,见效快、针对性强、便于机械化作业,因此,得到广泛采用。

表8-1 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

表8-1 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续)-1

如何描述园艺植物病害症状?举例说明

病状及其类型:病状指植物生病后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变色:植物受害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但植物细胞未死亡。 1.1 褪绿和黄化: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使叶片颜色变浅或褪绿变黄。如:豌豆黄顶病(黄化)、大白菜病毒病(沿叶脉褪绿)。 1.2 花叶与斑驳: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黄绿相间或深绿和浅绿相间。如:苹果花叶病、萝卜花叶病、南瓜花叶病等。 2.坏死:是寄主被害后其细胞和组织死亡,仍保留着原有的形状。 2.1 斑点:根据病斑颜色不同,有褐斑、灰斑、黑斑、白斑等。 根据病斑形状不同:有圆形、椭圆形、梭形、不规则形,有的受叶脉所限成为角斑,有的沿叶脉发展形成条纹或条斑。如:豇豆褐纹病、黄瓜霜霉病、柑桔溃疡病、葡萄褐斑病、苹果灰斑病等。 2.2 穿孔:病斑部分组织脱落,形成穿孔。如:核果类穿孔病。 2.3 枯焦:早期发生斑点,随后迅速扩大或愈合成片,最后使局部或全部组织或器官死亡称为枯焦。如: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 2.4 猝倒:幼苗茎基部坏死腐烂,缢缩呈线状、倒伏。如:茄科蔬菜幼苗猝倒病。 2.5 立枯:幼苗的根或茎基部与地面接触处腐烂,全株枯死,病苗不倒伏。如:茄科蔬菜苗期立枯病。 3.腐烂:是较大面积植物组织受病原物的破坏分解,细胞崩溃解体。 干腐——组织本身含水量较低,腐烂后水份很快散失。如:油菜菌核干腐病。 湿腐——组织本身含水较多,水份不易散发。如:瓜、果腐烂、大白菜的软腐病。 4.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受病原物侵害后,大量菌体堵塞导管,或是产生毒素,影响水份运输,使其枝叶萎蔫下垂。 (1)青枯:病株全株或局部迅速萎蔫,而叶片仍保持绿色。如:辣椒青枯病。 (2)枯萎与黄萎:病状与青枯相似,但叶片多先从距地面较近处开始色泽变黄,病情发展较慢,不迅速枯死。如:番茄枯萎病和黄萎病。 5.畸形:植物受害后,发生增生性病变或抑制性病变,分以下几种类型。 5.1 卷叶:叶片两侧沿叶脉向上卷曲,叶片较厚,硬而脆,严重时卷成筒状。如:桃缩叶病。 5.2 蕨叶:病组织发育不均衡,叶片变成线状或蕨叶状。如:蕃茄蕨叶病。 5.3 丛枝:受病后茎节缩短,枝条过度分枝,密集丛生。如:枣疯病。 5.4 瘤瘿:受病组织局部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型的畸形肿大。如:柑桔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 病征及其类型 病征是病原物在寄主的受病部位表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以下类型: (1)霉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霉层,霉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如:莴苣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 (2)粉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粉状物。如:瓜类的白粉病、梨白粉病等。 (3)粒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颗粒状物,形状、大小不定。如: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瓜类的白粉病(闭囊壳)、苹果腐烂病、炭疽病。 (3)锈状物:锈病的病征。如豇豆锈病、枣锈病。 (4)脓状物:这是细菌病害独具的特殊病征。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菜豆细菌性疫病、柑桔溃疡病。

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二、根据寄主受害部位可分为:根部和茎基部病害、茎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 三、根据症状表现分为:腐烂型病害、斑点病害、坏死型病害、花叶或变色型病害等。 四、根据病原生物类型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以及寄生植物病害等。 五、根据病原传播方式可分为:种传病害、气传病害、土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等。 六、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可分为: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省农资协会)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