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裕农通”服务点助力“三农”发展
推出乡村农担贷,是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涉农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落实“三大战略”、惠及民生,促进普惠金融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立足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这一课题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金融业主力军,建设银行重视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运用新金融的思维、工具和方法开展乡村振兴服务。
着力打通下沉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让沾满泥土气息的线下服务和充满科技“范儿”的大数据应用在乡村沃野温暖碰撞,交汇成动人的惠农乐章。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只有离农村更近、与农民更亲,才能让金融服务下沉到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心里。”建行重修农村金融“水利工程”,打造“裕农通”乡村振兴服务品牌,以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建行率先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经过持续的探索和实践,建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突出数字化经营和生态圈打造,构建了“1211”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体系。
即一个“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两大涉农信贷产品包、一系列涉农专业化生态场景、一套乡村金融智能化风控系统。“裕农通”服务点成为助力“三农”发展的加油站,成为农民朋友致富的好帮手。
“乡村农担贷”业务,是指建设银行向涉农小微企业发放的,由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与建设银行按照约定比例承担风险责任的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专注农业,支农惠农,为涉农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制的信用贷款,通过省农担公司的担保增信,有效缓解农业贷款无抵押,弱担保的难题。由省农担公司提供保证担保,无需抵押,担保费率不高于0.75%,切实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循环额度贷款在有效期内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单户贷款额度最高300万元,额度有效期最长1年(含),一次授信,全年可用,根据贷款使用天数计算利息,好用实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建行中山市分行“乡村农担贷”是以国家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依托,以小微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构建财政金融协同破解“三农”融资问题的重要举措。
对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建行“乡村农担贷”助力乡村振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税惠助力“三农”享红利惠民生
走进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南丝路集团银鸿丝业有限公司缫丝车间,只听见机器沙沙(隆隆)作响,晏鲁作正在庞大的机器旁不停地重复着一捞、一抬、一绕、一勾等系列动作,持续做好索绪、理绪、集绪、拈鞘、缫解、添绪、接绪等工作。
这个公司是16岁初中毕业后工作了15年的地方。在这里,为了解决从古至今蚕丝容易扯断的难题,下班之后,她经常一个人站在机组面前不断的比划和研究,凭借着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研究出一套“晏式操作法”,将以前一个人只能同时操作40至50绪提高到70绪,有效降低了缫丝劳动强度,最大限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22岁就获评凉山彝族自治州劳动模范、23岁获评四川省劳动模范、28岁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如今的她,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缫丝“能手”“巧手”“妙手”。
“从小生活在桑树之间,本能的亲切感使我成为公司的一员。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宽广,原来不论在哪里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而这些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虽不善言辞,但谈起自己的经历,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不仅仅是我们的桑蚕产业,我身边的三农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因为有了各项税惠政策,有了充足的资金做补给,我们的村民也实现了从缺衣少食到全民奔康的转变,我们的农村也从脱贫致富过渡到了乡村振兴。如今,我积极宣传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把它们带给身边的朋友、亲人,他们都在靠国家优惠政策及自己的双手不断走向致富之路。”
正如所言,国家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税务部门也持续聚焦“三农”发展问题,通过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富民产业发展。
据统计,为全力落实落细支持乡村振兴税惠政策去年,凉山州税务局通过“一企一策”、线上线下政策宣讲会及纳税人座谈会等服务举措,向纳税人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三农”产业发展,落实税收优惠近2.8亿元,切实做好纾困解难工作,助力“三农”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
在各项三农政策的支持下,南丝路集团银鸿丝业有限公司去年收到出口退税690多万元,于是免费为蚕农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针对蚕农制定扶持补助政策,助力农户种植桑树面积达13万亩,直接带动养蚕农户近6900户,促进农民就业27000余人,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与此同时,得知该公司合作的农户有近7000户,但文化都不算高,办税缴费很多都不会网上操作,税务局便经常在田间地头手把手辅导操作。
面对该公司6A级的蚕丝主要出口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家,但接触出口税种较晚,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经常一知半解,导致理解有所偏差的情况后,税务局也坚持隔三差五主动上门征集涉税需求和解答涉税疑问,实现大部分需求和疑问都在当天得到解决和回复。
谈及税收与对桑蚕产业的支持,对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及精准服务频频点赞。
她表示,身边的朋友、亲人及不少村民都加入了桑蚕产业的行列,靠政策靠努力发家致富。
下一步,希望税务部门继续聚焦“三农”需求,特别是涉及到与一线工人和农户息息相关的税收政策时,多开展一些流动税费服务进工厂、进乡村等有针对性的宣传辅导活动,帮助农户和企业更知税懂税,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更加便捷智能的办税方式,助力蚕农和蚕桑企业更有信心“织”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