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枯病表现为失水、卷筒、青枯,发病初期使用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进行喷洒防治。后扩大成纺锤形不规则形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轻者有不同程度的减产,重者绝收。发病重时,叶片枯萎,发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黄白色,造成植株早死或不能抽穗。其表现症状多为急性坏死、萎蔫、腐烂、斑点、枯焦、穿孔等。致病力强,传染性大,能改变寄主的正常代谢途径。如花叶病、黄斑病、病毒病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水稻常见病害图片大全和防治用药方法
水稻常见病害有稻瘟病、胡麻斑病、细菌性褐斑病、赤枯病、白叶枯病、条斑病等。其中稻瘟病主要有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防治需要选择抗性品种,进行科学施肥管理,然后增加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白叶枯病表现为失水、卷筒、青枯,发病初期使用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进行喷洒防治。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国种植的水稻产量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目前水稻品种的产量都很高,那么水稻常见病害有哪些?
稻瘟病
这种疾病发生的时间和症状都不一样,主要有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病呈黄褐色枯死,叶瘟可出现黄晕或暗绿的椭圆形病斑,叶两侧均有褐色霉菌层。节瘟会产生棕色的小点,使整个节体变黑,坏死,容易折断,穗颈瘟会使穗颈变褐,造成枯白。而且会出现灰白色的病斑就是谷粒瘟。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科学施肥管理,再增加磷钾、磷钾,提高水稻抗病性,合理密植可改善水稻透气性。可在发病后应用稻瘟灵、硫磺-三环唑等药物来预防和治疗,每隔7-10天喷药一次,效果非常明显。
胡麻斑病
水稻胡麻斑病首先表现在叶片上褐色的小斑点,其后扩展为褐色至暗褐色的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中央有黄或灰白色,边棕色,周围黄色晕环,两端钝圆,但无沿叶缘延伸的坏死线。
叶片上的病斑常常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单个品种可产生方形病斑,初生灰绿色渍状,后变成黄褐色,在每个叶面上有数个均勺不等的斑点,可使叶片死亡。
细菌性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危害强,如叶片、叶鞘、茎、节、穗、枝粳和谷粒叶片感染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成纺锤形不规则形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且病斑常融合大条斑,使叶片局发生坏死,不见菌脓。
叶鞘受害多发生在幼穗抽出前穗包上,病斑赤褐,短条状,后融合成水渍状,不规则大斑,后期组织坏死,轻剥开叶鞘,有黑褐色条状斑。
而且,剑叶发病严重时抽不出穗,镜检可见切口处有大量菌脓溢出。轻者有不同程度的减产,重者绝收。
赤枯病
病株矮化,老叶黄化,心叶变窄,直挺,茎细,茎细,分蘖少而小。初期上部呈深绿色或暗绿色,茎部老叶尖端出现边缘不清的褐色小点或短条斑,然后发展成大小不规的锈斑。
此后斑点逐渐增多,变密、扩大,叶片多从叶尖到基部逐渐变成赤褐色,并内下叶向上蔓延。重者植株仅剩少数叶片保持绿色,似火烧状,叶鞘与叶片症状相似,产生赤褐色至污褐色小斑点,以后枯死。
白叶枯病
处于苗期,分蘖期易染上病害,叶片染病后,就会出现褪绿枯黄斑,干后结出黄色小胶粒,极易脱落。枯心苗在分蘖期开始出现,表现为失水、卷筒、青枯,病茎部位还会有黄白色菌脓菌溢出。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腐熟土、磷钾,用浸果灵或强氯精浸种,催芽播种在强氯精洗净后进行常规的催芽播种。在发病早期应用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喷施防治,效果很好。
条斑病
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半透明小斑,在叶脉间迅速扩展成黄褐色的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病斑的两端呈浸润型绿色。
该病斑还常出现下露珠状黄菌脓液,干后呈黄色胶状小颗粒,不易脱落。发病重时,叶片枯萎,发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黄白色,造成植株早死或不能抽穗。
防治方法:应加强病虫害防治,选择抗性品种,科学管水,施腐熟农家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播种前,可用85%三氯异氰尿酸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种,发病后可用氯溴异氰尿酸;喷雾防治中生菌素兑水,预防和治疗非常有效。
花卉绿叶的病害图片?
褐斑病一般花卉换了该病就容易在叶片上出现褐色的斑点,如果你发现你养护的植株出现了该病症那么多半就是得了褐斑病。褐斑病对于花卉的影响是巨大的,花卉的价值在于它的观赏性,而褐斑病却大大的影响了花卉的“颜值”,同时还会对其植株造成巨大的伤害,那么哪些植株容易患褐斑病呢?怎么治疗褐斑病呢?
容易患褐斑病的植株主要有:榆叶梅、月季、贴梗海棠、郁金香、千年木、桂花、山茶花、凤仙花、牡丹、菊花、郁金香、非洲菊、一品红、鸡冠花等等。
其实治疗褐斑病主要在早期管理上要加强;注意通风采光;上盆前先消灭病菌,也就是对上盆所需要用到的土壤进行消毒;同时要立即对出现褐色斑点的树叶进行摘除烧毁,这样才能防止病菌扩散。如果整体植株已大部分出现了褐色斑点要及时的用药喷杀,可用65%可湿性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溶液以及1%波尔多液进行喷洒,同时也可以用200倍布托津溶液进行治疗。叶片茎部以及叶片均需要喷洒,同时还可以用药剂或配根碧多浇灌植物根部。
叶霉病
如果你发现花卉长出了褐色斑点但是用药治疗又没效果,那么可能是叶霉病发病初期,可以适当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斑点会一直变大,而且中间也变成了淡黄褐色,叶子边缘变成紫褐色,同时还可以看见同心轮纹那么无疑是得了叶霉病。得了叶霉病的植株需要加强管理,注意保持采光、透风以及土壤的干燥度。对得病后的叶子也是同植株得了褐斑病一样的处理方法,剪除并且烧毁。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会加重花卉患叶霉病的几率,严重者会造成整株花卉叶片都枯败焦黄。所以在初秋或者初春可以先用药剂进行防预,一般可喷洒120-160倍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比较常见患有叶霉病的花卉有:白芍、月季、观赏番茄等。
炭疽病
炭疽病发病时期也是会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块,然后逐步转变成黑褐色同时出现一层黄色的晕圈,如果情况严重者会直接连成带状,而且中间的颜色也出现明显变化变成灰白色中带小黑点。
炭疽病主要危害的是金盏菊、万年青、仙客来、君子兰、米兰、牡丹、金盏菊、茉莉、石竹、无花果、鸡冠花等植物。
治疗炭疽病可将160倍波尔多液喷洒到植株的叶片以及茎上,2-3周喷洒一次,至少需要喷洒三次方可彻底清除病菌
如果发现你的植株生病了,叶片出现了褐色斑点不要着急,根据花匠大叔对病症的分析你就能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
药用植物常见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有哪些?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药用植病虫害,分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2 类。( 1 )传染性病害:多是由真菌浸染所致。其中又分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线虫病。① 真菌性病害。多见于霜霉病、铁锈病、白粉病等。一般多在高温多湿季节发病。病菌的抱子借风、雨传播开来,在适合的温度条件下,抱子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寄生植物内为害。常见症状是植物枯萎、倒伏、斑点、黑果、腐烂、畸形等。② 细菌性病害。多见于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等,同样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危害植物的细菌多是杆状菌,大都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媒介传播。其表现症状多为急性坏死、萎蔫、腐烂、斑点、枯焦、穿孔等。③ 病毒病。为一种极细小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呈球状、杆状或纤维状。它主要通过在活的寄主细胞内生活与繁殖,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可以不活化,是一种专性寄生物。致病力强,传染性大,能改变寄主的正常代谢途径。如花叶病、黄斑病、病毒病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为花叶黄化、卷叶、畸形、簇生、矮化、坏死、斑点等。④ 线虫病。线虫体积微小,多数肉眼看不见,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低等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圆形动物线虫纲。它寄生在植物体内,引起营养不良、生长缓慢、衰弱、矮缩甚至死亡等。它主要靠种苗、土壤、肥料等途径传播。 ( 2 )非传染性病害(亦称生理病害):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所引起的。如营养不良,栽培和管理不善,水分供应失调,冷、热、风、光、盐、碱和有毒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生长发育不良而发生病害,如日灼病、伤水病等。它们虽不互相传染,但能使植物降低对病源生物的抵抗力,诱发传染性病害。 ( 3 )防治方法与药剂:① 烧毁病株和残凋落叶;② 利用丘肥法杀死或减少土壤中的真菌;③ 药剂喷洒植物表面,以杀灭病毒,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锌、福美砷等;④ 药剂浸种,或药剂喷洒土壤等。 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常见的花卉病虫害有哪些
plantsword花言草语花卉常见病害一:倒春寒
1、危害
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病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及江淮之间的部分地区,到了3月底白天的气温已达20℃以上,许多人急于将居家内的盆栽观赏植物搬到室外进行调理养护;而此时常常有冷空气南下,出现“倒春寒”的逆转性天气,凌晨最低温度往往降至4℃以下,导致一些原产热带的花卉刚刚抽生之新梢嫩叶被“冻”坏。
常见的如白兰、米兰、茉莉、君子兰、黛粉叶、合果芋、倒挂金钟、竹芋、红掌、一品红等,会严重影响到当年春天的正常生长。
2、解决方法
及时掌握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遇到“倒春寒”的特殊天气,对已搬到室外的少量盆栽植株,可将其重新搬回大棚或室内;如果搬到室外的盆栽植株较多,可将其集中在一起,上蒙双层塑料薄膜。
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一般必须等过了清明或“终霜期”结束后,再搬到室外,可通过打开门窗,加设电风扇等措施来降温,晚上再将门窗关好,使其有一个逐渐适应室外环境的过程。
花卉常见病害二:白粉病
1、危害
主要危害月季、紫薇、十大功劳、大叶黄杨、竹节蓼等观赏植物。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梗、花蕾及嫩梢,受害部位覆盖有一层白色粉末状物,严重时叶片变黄,嫩叶卷曲、皱缩变厚,花蕾枯死,出现畸形花,嫩梢弯曲缩短。
2、解决方法
硫磺粉熏蒸3月在棚室中采用电热熏蒸器,内置硫磺粉末,进行密封熏蒸,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花卉常见病害三:炭疽病
1、危害
主要危害温室中的山茶、茶梅、也门铁、八仙花、君子兰、万年青、兰花、蜘蛛抱蛋、昙花、橡皮树、仙客来等。主要危害叶片、嫩梢、果实,病斑近圆形,呈灰褐色,后期病斑转为灰白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和轮生(或散生)的小黑点。
2、解决方法
整盆花摆放密度和地栽种植株、行距,改善通风透气条件。盆土发干时适当浇水,增加植株的抗性。
发病初期,用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
花卉常见病害四:灰霉病
1、危害
随着气回升,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灰霉病仍然是室内花卉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非洲菊、橡皮树、瓜叶菊、仙客来、一品红、天竺葵、丽格海棠、绿萝、龙船花、扶桑、红掌等盆栽花卉,特别是叶片、花瓣感病严重。
2、解决方法
3月后,要加强通风透光,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禁止傍晚给叶面喷水,防止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
对于发病初期的植株,可于中午前后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的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花卉常见病害五:煤污病
1、危害
3月份,由于室内通风透气条件差、湿度大,蚧壳虫、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法彻底消灭,在柑橘类、米兰、扶桑、白兰、含笑、鱼尾葵、榕树、山茶、棕竹、杜鹃、栀子、构骨冬青、福建茶等植物的叶花果上,仍然会发生煤污病。
2、解决方法
加强室内通风透气,及时杀灭蚜虫、蚧壳虫、粉虱等诱发煤污病的虫媒。
个别植株上的少量叶片感染了煤污病,可用湿布沾低浓度的洗衣粉水擦洗去煤污层。
发病初期,可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染病植株的枝叶,每15天一次,连续2—3次。
花卉常见虫害六:蚧壳虫类
1、危害
摆放在棚内的盆栽观赏植物,由于通风条件制约、光照不足、湿度较大,蚧壳虫类仍然是主要的虫害种类。
如金桔上的绿绵蚧,紫杉上的灰粉蚧,扶桑上的曼粉蚧、君子兰上的糠片粉蚧,山茶上的龟蜡蚧和红蜡蚧,冬青类上的角蜡蚧,苏铁上的黑盔蚧和蛎盾蚧,月季上的轮盾蚧,含笑和白兰上的考氏白盾蚧,佛手上的糠片盾蚧,兰花上的巨瘤蛎蚧,棕竹上的白盾蚧,长春藤上的圆盾蚧,散尾葵上的椰圆盾蚧,四季桂上的矢尖盾蚧等。每一种花卉上的蚧壳虫种类大不相同。
2、防治方法
家庭少量植株上出现的蚧壳虫,可用药棉沾75%的洒精抹去其活虫体,或沾洗衣粉液抹去虫体。对虫体较小的蚧壳虫,如矢尖蚧、考氏白盾蚧等,可用透明胶带沾去活虫体。
或者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每15天一次,连续2次。
花卉常见虫害七:蚜虫类
1、危害
温度升高,浇水量加大,室内中观赏植物上的蚜虫危害也会更为严重。蚜虫刺吸新抽枝叶的汁液,会影响到植株开春后的正常生长。
2、防治方法
对少量植株上的蚜虫,可先用烟末、草木灰或炉渣灰洒在虫体及叶片上,约过1-2个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将绝大部分蚜虫杀灭。
花卉常见虫害八:粉虱类
1、危害
主要为温室白粉虱,危害瓜叶菊、扶桑、月季、旱金莲、灯笼花等;其次为橘刺粉虱,危害金桔、金豆、玳玳、佛手、月季、白兰、米兰等,它们的危害性,均不可低估。
2、防治方法
发生严重时,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