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长8.5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1元。霭里村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000万元。目前,南陵县已完成包括霭里村在内的150个美丽宜居村庄,实现既美化环境又富裕群众的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南陵县高度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2022年全县147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9084.7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61.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益47.5万元,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87个,占比59.18%。
“三条跑道”绘就“三农”发展新图景
“三条跑道”绘就“三农”发展新图景
完善工作体系“跑道”,找准服务有效投资的“发力点”
构建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即县四家班子领导齐抓共管,挂包乡镇;乡镇领导挂包村委;包村干部、村委干部专班跟进的“三级联动”体系)。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高位推动农业农村投资工作,先后召开16次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制定申报项目、招商引资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每月对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进度进行通报,每季度对重点项目进行“红蓝白旗”评比,营造浓厚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加快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进度。规划先行统筹谋划项目库建设。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
制定《合浦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工作方案》,建立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有效推进109个重点项目建设,做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强水产业、做实特色林业,推动农业持续提质增效。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200亿元。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多元投入格局。着力构建“政银企”一体的金融体系,形成政府投资策动,金融服务推动,社会资本跟进等投入格局。
全县涉农财政资金投入9.89亿元,各银行机构共投放“桂惠贷”35.7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92亿元。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47万元,带动社会投入2.23亿元,推动东方希望生猪养殖项目落地投产。建立农业产业链贷款融资模式,累计为9家核心企业授信农业产业链贷款额度3.59亿元,发放2.66亿元。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更好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优化投资环境“跑道”,稳住重大项目建设的“基本盘”
建立重大项目考核激励机制。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激励机制,对前期工作好、投资进度快项目给予激励资金,将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续做好考核方案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加强督导问效,督促激励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推动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落实重大项目用地需求。落实建设用地指标有关要求,优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用地需要。抢抓“三区三线”划定窗口机遇期,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加快全县土地流转、海滩涂清理和撂荒地治理,在有条件的乡镇形成1-3块千亩以上连片土地或滩涂。
全年流转土地面积1.88万亩,撂荒地复耕复种4580亩,将土地、海洋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做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项目并联审批、审批联合勘验、全程无偿代办,向园区和企业派驻营商帮办专员。
建立完善重点项目联系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办理建筑许可、三通一平、信贷、不动产登记等全方位跑腿帮办。
夯实项目带动“跑道”,筑牢农业农村发展的“压舱石”
做大特色产业带动投资。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乡村旅游、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海鸭蛋、对虾、鸡、生猪、大棚果蔬等特色产业,健全完善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持续增加收入。
全县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长8.5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1元。
运用“行动学习+乡村振兴”助企纾困,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的有效投资,合浦县和润肉鸽产业核心示范区、丝路休闲农业示范区分别评为五星级、四星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谋划重大项目带动投资。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带动有效投资2.12亿元建设全国最大的豇豆(粗)深加工产业链;带动7.6亿元建设海鸭蛋全产业集群;带动4.5亿元建设桂台农渔业合作双创园,发展集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一体的产业基地。
常态化推进项目带动投资。摸底全县土地、海洋、林业等资源,制定《2022年合浦县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工作方案》,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
农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98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5.13亿元,其中落地项目68个,投资总额18.58亿元。
南陵绘就“三农”发展新图景
南陵绘就“三农”发展新图景
育良种 聚产业 促振兴
南陵县依托“半山半圩”的地理环境,以特色种业资源、特色水产培育和特色小镇建设为引领,围绕“一镇一业一院一头部一基地”的发展思路,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业品牌,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该县一直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全力推动种业发展,逐步实现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大力培育芜湖青弋江种业、南陵红宝种业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紫云英种子繁育基地6万亩、常规水稻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育成特早熟优质早籼“化感2205”“南陵早2号”,米质检测均达到二级,“弋江籽”紫云英等7个优质紫云英新品种通过省级植物新品种登记。
为推进农产品“销供产”的有效衔接,南陵县大力培优农村电商,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累计完成14亿元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005个、农民合作社679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44个。
南陵县按照“一镇一业”思路,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发展食用菌、蓝莓、青梅、中草药、莲藕等特色种植6万余亩,稻鳖、稻虾、黑鲈等水产养殖面积12.3万亩,创建“两品一标”农产品93个,培育家庭农场2005个。烟墩镇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许镇镇(鳙鱼)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弋江镇获评国家级紫云英产业强镇,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南陵路径”。
环境美 农民富 乡村画卷引人慕
一条条平整宽敞的柏油马路,一幢幢颇具创意的民居,庭前院后,一户一风景。走进霭里村,青山连绵,绿水环抱,白鹭飞翔,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和原生态景区。“前几年,村里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设施少。现在的霭里村,环境比城市还美。”霭里村村民纷纷感慨道。
近年来,南陵县统筹谋划,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乡村旅游”,推动村民增收。霭里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纷纷开起了农家乐、民宿。霭里村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000万元。目前,南陵县已完成包括霭里村在内的150个美丽宜居村庄,实现既美化环境又富裕群众的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南陵县高度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2022年全县147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9084.7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61.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益47.5万元,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87个,占比59.18%。
引人才 添动力 乡村人才助活力
近年来,南陵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立足优势、特色产业,组建了1个复合型科技特派团和3个专业型科技特派团,各团均与企业、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为优化配置农业人才,积极实施“筑梦春谷”人才发展计划,开展“头雁”项目培育,实现114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全覆盖。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350人,参与农业专题培训班超过8000人次。
南陵县将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体系,以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农村更美为核心,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区域联动,融合互动、集群推动的现代农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