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助农

三农图片高清(服务“三农”绘就乡村新图景)

时间:2024-03-2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三农助农 文档下载

首发仪式现场,农行拉萨分行为10户农牧民代表发放首批“奶牛贷”450万元。霭里村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000万元。目前,南陵县已完成包括霭里村在内的150个美丽宜居村庄,实现既美化环境又富裕群众的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南陵县高度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2022年全县147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9084.7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61.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益47.5万元,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87个,占比59.18%。

服务“三农”绘就乡村新图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农行西藏分行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构建“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新优势,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十大体系”。

持续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工作举措,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综合化金融服务,为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的金融力量。

创新产品“贷”动乡村产业兴旺

农行拉萨分行“奶牛贷”发放仪式在曲水县曲水镇茶巴朗村举行。首发仪式现场,农行拉萨分行为10户农牧民代表发放首批“奶牛贷”450万元。农牧户代表激动地说:“我现在养了20多头奶牛,今天拿到农行发放的‘奶牛贷’后,我准备扩大奶牛养殖规模,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农行西藏分行立足资源优势,聚焦西藏七大特色产业,加快产品创新,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园、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供给,以金融之力赋能产业发展。

该行以“惠农e贷”为基础,创新推出“乡村振兴牦牛产业贷”“乡村振兴青稞产业贷”“318幸福旅游贷”“农机具购置贷”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

有力支持了日喀则“6+N”特色农牧业、墨脱茶叶、亚东鲑鱼、隆子奶牛、那曲牦牛产业、察隅生态农业、林芝松茸等一批高原特色产业规模化、现代化。

农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30.36亿元,较年初新增60多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31.54亿元,较年初新增7.99亿元;“钻金银铜”四卡农牧户贷款证达到45万多张,持卡户户均贷款近7万元。

智慧金融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以灿烂桃花闻名全国、以生态建设家喻户晓的林芝市嘎拉村传来喜讯——农行林芝分行首批“智慧乡村”在这里揭牌。

吃上“生态饭”的嘎拉村是农行林芝分行首批掌上银行村之一。随着农行西藏分行推出的一揽子智慧金融产品在该村落地实施,如今农牧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农行便捷的智慧金融服务。

美丽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代名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魅力所在。

农行西藏分行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聚焦“水电通信路,科技文卫保”等重点领域。

主动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生工程、数字乡村等行动,以金融手段助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同时,推进重点涉农场景建设,以智慧政务、三资平台、聚合码、兴农商城等场景建设为依托,大力支持家庭旅馆、民宿等乡村旅游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吃上生态饭,共享宜居生态建设成果。

农行西藏分行乡村建设行动贷款余额184.46亿元,较年初增加5.52亿元;挂牌了14个智慧乡村示范点,打造了县域智慧高频场景419个,建设了5270个掌上银行村,新设了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倾情付出满足群众金融需求

冬季的阿里,气温已然零下20多度,农行改则县洞措营业所的员工冒着严寒,开着流动金融服务车,历时13天,行程超800公里,把一揽子金融服务送到平均海拔4800米的古姆乡群众家门口。

13天的时间里,他们跑遍了古姆乡3个行政村,为当地农牧民提供贷款受理、社保卡激活、现金存取、密码重置、短信签约、转账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并手把手教群众利用农行掌上银行办理话费充值、余额查询、惠农e贷申请等线上业务……

“为民服务”是农行西藏分行金融服务的宗旨所在。高原农行人始终坚持金融服务为民本色。

依托“物理网点+自助设备+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三农金融服务点+流动金融服务”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农行西藏分行已在全辖区建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5523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97.44%,网络和通信条件具备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全年开展流动金融服务3.09万次,有效满足了农牧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

南陵绘就“三农”发展新图景

南陵绘就“三农”发展新图景

育良种 聚产业 促振兴  

南陵县依托“半山半圩”的地理环境,以特色种业资源、特色水产培育和特色小镇建设为引领,围绕“一镇一业一院一头部一基地”的发展思路,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业品牌,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该县一直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全力推动种业发展,逐步实现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大力培育芜湖青弋江种业、南陵红宝种业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紫云英种子繁育基地6万亩、常规水稻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育成特早熟优质早籼“化感2205”“南陵早2号”,米质检测均达到二级,“弋江籽”紫云英等7个优质紫云英新品种通过省级植物新品种登记。 

为推进农产品“销供产”的有效衔接,南陵县大力培优农村电商,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累计完成14亿元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005个、农民合作社679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44个。 

南陵县按照“一镇一业”思路,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发展食用菌、蓝莓、青梅、中草药、莲藕等特色种植6万余亩,稻鳖、稻虾、黑鲈等水产养殖面积12.3万亩,创建“两品一标”农产品93个,培育家庭农场2005个。烟墩镇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许镇镇(鳙鱼)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弋江镇获评国家级紫云英产业强镇,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南陵路径”。 

环境美 农民富 乡村画卷引人慕  

一条条平整宽敞的柏油马路,一幢幢颇具创意的民居,庭前院后,一户一风景。走进霭里村,青山连绵,绿水环抱,白鹭飞翔,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和原生态景区。“前几年,村里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设施少。现在的霭里村,环境比城市还美。”霭里村村民纷纷感慨道。 

近年来,南陵县统筹谋划,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乡村旅游”,推动村民增收。霭里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纷纷开起了农家乐、民宿。霭里村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000万元。目前,南陵县已完成包括霭里村在内的150个美丽宜居村庄,实现既美化环境又富裕群众的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南陵县高度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2022年全县147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9084.7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61.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益47.5万元,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87个,占比59.18%。 

引人才 添动力 乡村人才助活力  

近年来,南陵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立足优势、特色产业,组建了1个复合型科技特派团和3个专业型科技特派团,各团均与企业、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为优化配置农业人才,积极实施“筑梦春谷”人才发展计划,开展“头雁”项目培育,实现114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全覆盖。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350人,参与农业专题培训班超过8000人次。 

南陵县将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体系,以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农村更美为核心,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区域联动,融合互动、集群推动的现代农业格局。 

DNF最新版本大枪刷图加点

膝撞+5(前置)格林+5,BBQ+1(后期霸体怪多),M3+5(前置,亦可满)加农+5,手炮精通满,拨击+1,重火器精通满,狙击满,激光满,细火满,潜能满,蓄电+1,散弹满,量子满,压缩满,射线满,EX狙击,散弹满(满M3的满EXM3),60技+1(满也行),70+1,物暴满,蹲伏+1,EX力量,命中,基础+3

飞轮海拍过那些电影?

剑蝶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