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物联网建设力度,实时监测土地墒情,促进农田节水。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文物数字资源进乡村。
“数字乡村”是什么?未来会怎样发展?
1、数字乡村是什么?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2、建设和发展目标
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十大重点任务可以窥见数字乡村建设几大特点:
重点任务一、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推动民族语言音视频技术研发应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构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重点任务二、 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夯实数字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智慧农(牧)场,推广精准化农(牧)业作业。
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加快建成一批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培育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建设绿色供应链,推广绿色物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
重点任务三、 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
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建设一批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农业技术在线交易市场。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技术专家在线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难题。
重点任务四、建设智慧绿色乡村:
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监管体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加大农村物联网建设力度,实时监测土地墒情,促进农田节水。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全国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据。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
重点任务五、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利用互联网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智慧广电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文物数字资源进乡村。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展览,大力宣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重点任务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互联网+党建”。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重点任务七、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在改善民生方面,互联网在农村可以发挥更多作用,特别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基于互联网,让乡村孩子能看到城里名校的课程;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将为广大农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搭建平台和渠道。
重点任务八、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完善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网络提速降费、平台资源、营销渠道、金融信贷、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业、智慧产业园区。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改善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重点任务九、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对产业和就业扶持,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对脱贫人员的跟踪及分析,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重点任务十、 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
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强化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感知体验、智慧应用、要素集聚、融合创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辐射和带动乡村创业创新。
如对您有帮助请采纳哦!谢谢
我国有哪些与“三农”相关的试点政策?未来方向是什么?
我国有哪些与“三农”相关的试点政策?未来方向是什么?
实现乡村振兴,重点在于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创新,指导和推动资产向农村农业集中化,完成农业产业化、系统化、智能化和现代农业的优化结构,推动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土地资源产出效益和融资能力。土地革命一直是“三农”改革创新关键!特别是土地经营权、承包权改革。目前推行“三权分置”并行处理,有益于明确土地产权关联,能够更好地维护保养农民集体、承揽农民、运营主体的利益;有益于推动土壤资源合理安排,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趋势形式多样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效率和资源应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在我国城镇发展不均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况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肯定差别逐渐增加,城镇基础建设差别显著,文化教育、诊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多个方面。对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治理有效、生活美好”目标,去年以来,全国各地频多管齐下,找寻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的路线与方法。新时期全国各地应持续采用多种多样途径、多种多样方式,摸索出合适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深入推进互联网技术 现代化农业,运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改造。互联网技术 农牧业于电子商务来讲,扩展了发展机会。各种电子商务注重“农业产品网上卖”巨大的市场潜力,切实发挥分别优点,在农业领域大展身手。
现今小农户农业生产生产过程,早已无法满足大家日常日常生活的需求,独立的农产品没法换到更加好的经济效果。年青人纷纷开始在外打工,大多数导致现在新土地不能正常的耕地。中国现在就激励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去容许个人和机构来运转农民的土地,开展产业化、集团式、机械自动化的农业,更多运用机械作业,给予生产主力,提升利用系数大一点的产出率。
农户农村土地流转后,就能安心的到外面打工赚钱或做买卖自主创业。依然有一笔农村土地流转金收入,一点不危害你在那边工作,在日后农村的发展中,绝大多数农村土地流转或种植合作社的运营模式会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生产过程也逐步的迈向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因此在农业上便会用工越来越少,机械化水平就更为普及化。
农村创业点子,有什么创业的好项目?
有些方面可以考虑,但是创业就有风险:一个是养殖;
二个是农业现代化种植,机械化;
三个可以考虑收购,转销(包括初级加工);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