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防治地下害虫:豌豆地下害虫如豌豆蛀蚧、地下蚜虫等,可以采用地下喷药、轮作、合理施肥等方法进行防治。
豌豆的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植地选择:豌豆生长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pH值在6.0-7.5的土壤最适宜。
2. 豌豆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防止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可以使用种子专用药剂进行浸种处理,保证种子的健康状况。
3. 豌豆的适宜温度:豌豆喜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有利。在高温季节要注意防暑措施。
4. 水分管理:在豌豆生长的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多浇水。从花蕾开始,要适量增加灌溉量,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果实的发育。
5. 施肥管理:豌豆对养分需求较高,需要适当施肥。在播种前可施入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也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补充矿质肥料。
6. 病虫害防治:豌豆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主要有豌豆霜霉、豌豆顶尖病、豌豆叶蜂和豌豆瘿蚊等。施用病害专用药剂,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除了以上的田间管理技术,豌豆养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疏芽整枝:豌豆是蔓性作物,需要进行疏芽整枝,保持植株的通风光照,促进豌豆结荚和增加产量。
2. 支架搭建:由于豌豆是攀缘植物,需要搭建支架或柱子,供豌豆攀缘生长,便于管理和采摘。
3. 及时采摘:采摘豌豆要及时,否则豌豆荚会变硬麻木,影响口感。宜在豌豆荚饱满、豌豆籽丰满时进行采摘。
4. 防治地下害虫:豌豆地下害虫如豌豆蛀蚧、地下蚜虫等,可以采用地下喷药、轮作、合理施肥等方法进行防治。
总之,豌豆的田间管理技术和注意事项包括适宜的土壤选择、种子处理、温度控制、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疏芽整枝、支架搭建、及时采摘和防治地下害虫等。